《投資心理戰:行為金融專家教你看透群眾心理偏誤,掌握獲利勝機》(抽新書3本)
安納金推薦語:「已故德國股神科斯托蘭尼說:『行情=資金+心理』。資金決定了中長期趨勢,而短期波動受制於投資人的心理擺盪程度,顯見人們並非理性。有別於多數的財務行為學作者以理論為架構,此書透過大量的市場數據圖表來佐證人們非理性的現實,值得一看!」
本書引用廣泛的心理學領域研究,指出投資人經常會出現的各種非理性行為:
‧過度自信與樂觀──人們呈現「過度自信」傾向時,往往會交易得更頻繁。當換手率上升時,投資淨利也會下降。
‧直觀偏誤──人們傾向使用另一件非常相似的事物來評估當下狀況,卻忽視機率的存在。投資人常會陷入將一間好公司,視為一檔好股票的錯誤思維。
‧可得性偏誤──常見事件,比罕見事件更容易浮現腦海。實際上你對股票的選擇,更有可能是受到媒體,或甚至是某些看似可靠的消息來源所影響。
‧模糊趨避──人們特別害怕涉入曖昧不明的情況。這導致投資人偏好自己熟悉的選項。
‧框架依賴──事實上,所有人都受環境影響。如果只留意公司盈餘而不看現金流,將會有很高機率買到賠錢股。
‧損失趨避──比起獲利,人們更厭惡損失。投資人往往會繼續持有賠錢股,並樂於賣出賺錢股票。
‧賭資效應──人們對風險的感知,會因先前的回報而有所改變。當市場表現良好,人們會傾向願意冒更大風險。
很多投資書都在講應該做什麼,但本書卻要告訴我們──「不能」做什麼。基於多年業界經驗,國際上備受敬重的行為金融專家詹姆斯.蒙蒂爾, 提出數種協助投資人不受行為偏誤與心理缺陷而左右交易決策的關鍵方法, 以及妥善應用行為金融學說,幫助投資人:釐清投資風格輪動的重要性、如何評估一支股票、如何建構投資組合、如何做好資產配置,以及公司理財與投資之間的關係等重要議題。在影響市場方面,心理因素就跟企業的財務報表一樣重要。想從市場中賺錢,就必須理解大眾。這不僅能讓身為投資人的你避免虧損,更可幫助你有效利用市場的不理性穩穩獲利。
❤️ 2020/12/28(一)晚上20:20之前在粉絲頁上對此貼文按讚、分享者,將抽出3位獲各獲得新書一本!
願善良、紀律、智慧與你我同在!
#投資心理戰